产业园的“跨区域”战略选择 | 四大模式

平台发布

作者:隋泽欣

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  高级咨询师

 01.jpg

01

产业园跨区域拓展方兴未艾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以“19+2”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既是我国新兴产业集聚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承载未来发展要素、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当前,19个城市群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总人口的72%,GDP总量的83%左右,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区域协同意味着城市间产业功能分工的深化,大城市服务和高附加值制造功能进一步加强,而小城市的专业化制造功能也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从过去的非农产业集聚中心进一步向高附加值服务和高端制造集聚中心转变,小城市则从过去的初级产品区向制造加工基地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是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综合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城市群产业链迂回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网络进一步完善。


当下,处在成长中的区域、城市群、都市圈和城市聚集力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升级效应正在加速扩散。如何推进城市群效应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关键命题。“十四五”时期,产业园区仍将承担经济产业主战场、区域发展主引擎、改革开放试验平台的定位与使命。产业园区运营商如果能够找准双循环下城市内循环的发展逻辑,就能够明确自身的园区拓展的战略布局路径,也能够尝到产业升级的发展红利。

 

02

产业园跨区域拓展的难点


1、缺乏区域协同视角


产业园区运营商在布局的时候往往更多考虑的是当地的选址情况与园区盈利状况,对于当地所在的城市区域,以及当地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乃至于未来当地在所在的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思考,导致园区布局跟不上区域发展的步伐。


2、缺乏产业协同视角


大多数产业园区运营商并不擅长所有的产业运营,需要借助外力,且不同区域的区域特色、产业基础以及产业发展方向不同,如果使得诸多异地园区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以总部为中心,以产业资源协同为渠道,构建产业生态,就能实现产业运营效益最大化。

 

03

产业园跨区域拓展的区域布局战略选择


我国区域战略与产业园区的“嵌套”关系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有明确要求,产业园区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愈加显著。十四五规划中提到:


为了继续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


为了在更高层次推动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要“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强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深化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为了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而在产业园区运营商进行具体园区拓展时,应如何选择布局模式呢?产业园区异地拓展的区域布局战略选择总体原则是基于意向布局的核心城市的城市能级、功能定位来决定自身的区域布局战略。

 

1、对于城市能级指数较高的单一大城市,采用单核心辐射的布局模式


以上海为例,2021年上海实现经济总量43214亿,位居全国首位。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意味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将更加重要,而上海能有今天的成绩是跟各个区县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分不开的。

 

《上海市产业地图》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立足空间维度(16个区、67个左右重点区域)、产业维度(金融、人工智能等27个重点行业)“两个维度”,绘制现状图、未来图“两类地图”,共形成101张产业地图。通过发挥产业地图的指南作用,有效服务各类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等融为一体的产业要素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在空间布局上以“人型”为主,主要分布在8个区域、11个行业。其中,徐汇区主要发展智能医疗、智能新品设计和智能安防;长宁区主要发展智能识别和智能零售;闵行区主要发展智能识别和智能医疗;松江区主要发展智能制造和类脑智能;宝山区主要发展智能硬件;杨浦区主要发展智能教育和智能识别;普陀区主要发展智能安防和智能硬件;浦东新区主要发展智能芯片设计、智能语音识别和智能制造。


如果产业园区运营商选择上海这样的城市,需要充分挖掘上海特定产业下,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结合各区的主导细分产业生态构建情况,根据自身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功能定位进行园区的落地。

 

2、对于城市首位度、城市能级指相当的城市,采用双核心或者网状联动的布局模式


以成渝城市群为例,成渝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基础实力厚实,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以上。《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指出,川渝两地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进一步整合优化两地产业发展路径,细化产业协作“施工图”,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涉及制造业、数字产业、金融、物流、农业等,川渝两地在产业发展上的“牵手”将更加紧密。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江西、湖南与湖北三大省份,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持续改善交通不便问题,省际公路联网工程、武西高铁、“645”深水航道整治等一批跨省陆路、水路交运项目得以协调推进。三省共同的支柱产业汽车,也在一体化中迎来“二次生长”。武汉、长沙、南昌,正在稳步壮大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新汽车”产业,打造中部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


对于双核心与网状联动模式,产业园区运营商不论选择哪个城市,都需要对相关城市进行产业研究,分析不同园区在产业生态中的细分产业定位以及发挥的不同作用,从而进行园区规模化拓展与产业复制,打开园区规模化发展的局面,赶上城市群发展的红利,否则只会是小打小闹,错失园区发展良机。

 

3、对于以一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同时有多个大型城市作为次级中心,采用多核心多极化的布局模式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长三角城市群的实力首先体现在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官方公布的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中,前10名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4个长三角城市,宁波和无锡也跻身前15名,长三角城市群几乎占据了中国发达城市的半壁江山。


仍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上海、杭州、合肥、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均已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沪浙苏皖也在协同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上科大讯飞、阿里、海康威视、腾讯等龙头企业,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地。

在多核心多极化的区域布局模式下,各城市产业能级差距逐渐缩小,都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产业园区运营商应围绕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不同城市间创新资源要素的联合与互补,进行产业资源对接与产业合作,对等建立双向跨区域产业园区,产生1+1>2的效果,园区从中获取产业合作产业的红利。


事实上,长三角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探索这一新模式,例如,2018年上海嘉定区与温州市按照“研发在嘉定,转化在温州”的原则,在嘉定共同设立科技创新园,在温州共同设立嘉定工业区温州园,温州企业在嘉定借力创新,而嘉定企业可以在温州拓展生产基地,将上海科创资源与温州制造业优势无缝对接。

 

4、对于城市之间,根据资源互补优势和空间分离的特点,以点连面形成梯度蛛网式的布局模式


以京津冀为例,京津冀基于各自功能定位,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分工格局。围绕北京的“四个中心”定位、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定位、河北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定位,有序开展产业承接转移和对接协作。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对津冀地区溢出效应明显,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达8300多家,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


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涌现了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试验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一批创新产业园区或开发区,切实发挥了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基于产业协同做大做强。


对于梯度蛛网式发展模式,产业园区运营商更重要的是找准园区之间的产业的资源互补,明确特定产业下不同园区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及起到的价值与作用,通过地域优势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04

结语


产业园区生来就具备了“走出去”的宿命,而走的远不远、走的稳不稳则说的是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区域战略布局,而在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布局通过国家区域战略、城市群战略等大势导向,为园区的规模化拓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区域经济的崛起也会涌现出一批深耕地方的区域产业运营商,谁能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中抢先跑通盈利模式,谁就能抓住产业园区发展的下一波浪潮。

图片THE END


鼠标连击3次,分享至 :

2022

29 条阅读量

确认投诉此资讯吗?